10月12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智能农机装备与智慧农业如何深度融合?热带智慧农业技术发展有何新趋势?可否在海南建国家农机中试验证测试海南基地……在10月12日举行的2025热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国内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农机企业等代表齐聚海南,围绕智能农机技术创新、提升热区机械化技术水平,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快速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为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凝聚共识。
智慧农业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智能装备是智慧农业必要物质手段,其融合了现代农业新型劳动力、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劳动对象这三大先进生产力要素组合农业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作《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与智慧农业发展》主旨报告时说,从传统农业到机械化,到数字化,到自动化,再到农业智能化,体现在技术上即电子控制系统、机电液一体化、CAN总线技术、实时生产网络、基于位置的精准管理、田间自动导航、田间精准作业系统、工况管理系统、多机协同系统、自主系统、农业智能机器人、人—机和谐系统等。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农机装备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精准化、自动化和融合化方向发展。
10月12日,国内业界代表海南共探热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新趋势。记者 利声富 摄
据了解,在智慧农业海南实践中,赵春江团队联合地方政府、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建立“特色热带果蔬产业研究院”,针对热带水果如品种单一、种植技术落后等种植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并推广无人农场等创新应用。
新型农机研发需要中试验证环节,但当前国内还没有面向热带特色作物的中试验证体系。“海南具备独特的气候、作物与政策优势,建设‘国家农机中试验证测试海南基地’是推动我国热带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举措。”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曹兵说。该举措可填补国内空白,构建热带农机中试验证体系,可推动科技创新,为新型智能农机研发提供真实测试环境,并促进区域发展,带动农机制造、维修、检测、服务产业集群化发展。
对于如何建设“国家农机中试验证测试海南基地”,曹兵表示可建立集试验、测试、验证、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中试基地。可联合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参与建设与管理,建立农机测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机构,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南繁热带农机中试验证网络。
10月12日,国内业界代表海南共探热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新趋势。记者 利声富 摄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杨然兵教授带头成立的海南大学农机科研团队,长期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为主要研究方向,根据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生产需求,以科技赋能热区作物,围绕种子繁育、天然橡胶、热带特色果蔬重点领域,进行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技术装备研发,近年来获得多项具有较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为海南省热带农业机械研发、示范、推广作出重要贡献。
智能农机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杨然兵主导在儋州市建设国际热作农机装备研发中心、重点研发咖啡、胡椒、芒果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采摘及地膜回收、秸秆处理等装备。在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南繁种业科技众创中心建立南繁育种全程机械化科研中心,旨在为南繁育种提供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支持,促进种子繁育技术发展,定位为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在主旨报告及专题报告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机械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口海关、定安县税务局、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从不同层面围绕大会主题各抒己见。内容涵盖从前沿技术研究到实际产业应用,从政策解读到企业实践探索等维度。
本次研讨会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海南省农业工程学会、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主办。
原文责编:莫淼
原文连接:
https://rm-xhn-1.hinews.cn/page.html?newsId=2761128&siteId=11&mediumTypeId=1&siteLayoutModuleArticleStyleId=1044&siteLayoutModuleId=1044&firstLevelLayoutModuleId=0
初审:方海旋
复审:颜子钦
终审:张喜瑞